24 September 2009

Teriyakidon in London


這禮拜開始上課,然而大學不好好認真念書的報應馬上也來報到,連上了三天的統計學,把大學一年的進度趕完,我最後根本就只能坐在下面看著教授發呆,昨天本來要熬個夜好好認真向上,但12點一到,馬上又自動進入睡眠模式,最後只好抱著【我就是來這邊學東西的,如果我都會了,那我幹嘛大老遠從台北跑來倫敦】的自我安慰心態入睡。不過今天考試倒是又讓我感受到文化差異,昨晚我還試著背幾條公式好險這念頭只持續五分鐘就放棄了,因為其實是open book的考試怎麼都沒人跟我講,然後考試時一直有人在底下講話,但教授也沒有在管的,不過雖然如此,整張考卷我還是亂寫一通,保持我一慣的style,真是讓人傷腦筋啊。

15 September 2009

MURMURinLONDON


巴別塔的故事是這樣的,從前的人們計畫建造一座能夠通往天堂的高塔,而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於是上帝用了招絕招--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讓人們擁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口音,使人類相互之間無法溝通,於是The Tower of Babel的計畫就此失敗,我從一部看不太懂的電影火線交錯(Babel)知道這個故事,幾年之後的最近,才真正了解其中的涵義。

到了倫敦後,如果要問我什麼方面感受最深,除了要自己洗衣服很煩以外,大概就是感覺到這個世界真的很大,而自己真的非常渺小,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真的什麼樣的人都有啊!不同的口音每天都在我耳朵川流不息,此時英文不再只是某種考試的科目,透過共同的語言,我們才能夠溝通、了解彼此的意思、交換意見,甚至交朋友,IELTS考幾分其實根本dosen't matter,重點是能不能夠精確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自己的意見,如此一來,心中的那座巴別塔才有繼續興建的可能。想起Brad Pitt跟Cate Blanchett在電影裡飾演的貌合神離夫妻,縱使有共同的語言且曾經相愛的兩個人,依舊會產生難以解決的誤解,而透過迷失在沙漠中的過程,才從孤寂中慢慢找到彼此,溝通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上禮拜六去了BATH,是個悠閒的小鎮,古老的建築,莊嚴的教堂,舒服的天氣,但對我來說,也就僅此而已,沒有特殊的感覺,就只是個觀光的景點吧,相較於古代的澡堂,我對於Nicolas Cage到底是買哪一間房子還比較感興趣,還一邊幻想如果我在BATH遇到他,我就要問他到底懂不懂他在軍火之王Lord of War裡講的那句中文台詞的真正意思!

9 September 2009

Yesterday in Greenwich


Greenwich,零度經線所在地,小時候常常看書有提到這個地名,上禮拜抽空實地去走了一趟,比我想像中鄉下了一點,雖然有點偏冷,但有陽光時就非常舒服,Greenwich Park本身還滿大的,很多英國人在這邊野餐遛狗,滿滿的悠閒氛圍飄散在這個地區,讓人很自然的放鬆了起來,可能是上禮拜還身處於essay(我得到一個"impossible to understand"的評語)跟presentation地獄的關係,我覺得這裡是我目前來倫敦以後讓人覺得最舒服的一個地方。

交通方式應該算是非常簡單,underground坐DLR線到Cutty Sark站,出站之後馬上就有路標,但我去的那天剛好underground休息,所以變成坐到canary wharf再轉公車,然後走長度大概5分鐘的河底隧道( Greenwich Foot Tunnel )就到了,這個隧道原本看地圖我對他還有點遐想,想說是不是那種可以看到魚的玻璃隧道,結果這種想法果然太高估英國人,其實只是條像敦化南京人行地下道的小通道,走出隧道就到了。

前往皇家天文台的路上,雖然旅遊書上都有提到有個Greenwich Market,但我覺得還好,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不過還有家叫大碗麵的中國餐廳,賣的麵正如其名,真的很大碗,我買了一個海鮮炒麵快五鎊,吃了三餐真是划算,而且不難吃科科。另外就像剛剛提的,沿路就是一個很大且讓人很想坐下來野餐的公園,爬上一個小山坡後,就看到傳說中的舊皇家天文台( Old Royal Observatory )。

這邊有標示零度經線,所以幾乎每個觀光客都在這邊玩一腳東半球一腳西半球的老梗遊戲,一堆人排隊等著跟那條看不見卻又有某種力量規範住整個地球,宛如凱因斯大哥著名理論"看不見的手"一樣的線拍照,身為死觀光客的我當然也加入了這場橫跨東西半球的戰爭,排了20分鐘後拍了張背光看不到臉的照片真是讓人覺得笑呵呵,只好拿這張來頂一下,BTW,我覺得我的形容詞用的越來越不精確了,來英國英文也沒變好,中文也跟著變爛真是讓人鬱悶(大陸人都很愛鬱悶這個詞)。

另外就是天文台內部,並不用收取任何費用真是舊甘心,裡面展示了一些計時器指南針之類的古早物品,最讓人驚喜的是裡面有個望遠鏡,對著外面的天空本以為會看到某顆遙遠的星星,結果我竟然從望遠鏡裡看到迪士尼的布魯托在跟我say hello,實在不太懂這個的點在哪裡可能是英式幽默吧科科科。

天文台大概可以逛個一小時,但因為太懶惰了下午才出門,而其他景點禮拜天都5點就關門了,所以像是海事博物館跟Queen's House就只有在外面拍拍照,本來想坐個渡輪但覺得7鎊多有點貴,最後去marks&spencer買了啤酒(結果一瓶德國啤酒5鎊真是坑人早知道坐船了)坐在泰晤士河邊看夕陽聊天,科科科。

回家的路上,我走路走一走也可以扭到腳,繼脫臼後玻璃人事蹟又增添一筆,而且之前因為篤信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理論,我到了倫敦後,就把錢分好幾個地方分開放,但因為我貴人多忘事,貴到連把錢藏在哪裡都忘記了,想了很久發現我好像把500鎊當成擦鼻涕的衛生紙丟到垃圾桶裡了,然後很孬不敢跟家裡的人說,所以這幾天都只能過著真的是極度儉樸的生活,內心還一直反省自己當初出門前去拜拜不夠誠肯,所以過著命運多舛的兩個禮拜,好在前幾天我在我行李箱深處找到了失落的500鎊,我的眼淚都快飆出來了,為了presentation六點起床的煎熬瞬間煙消雲散,然後我就把他藏到一個新的地點,但我覺得過幾天我又會忘記我丟哪了真是蠢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