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December 2010

恐怖的是



發現自己正跟隨著平凡人的腳步前進,
然後暫時無力改變現況。

15 December 2010

心態



「就是為了這個呀...」

一大早看著螢幕上的數字,這樣的心態油然而生,
我好菜,

不過不是花椰菜,
最近花椰菜實在是太紅,實在有必要特別澄清。




  

4 December 2010

杜康


是杜康不是痞康,

前面幾天還在該該叫說下班後只想回家cosplay三葉蟲,
這幾天就開始體會到,有時候男人其實對於喝酒這件事,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執著,
就跟女生有兩個胃,原本吃的再飽再撐看到好吃的甜點還是全掃光差不多,
禮拜五理論上來說,已經累積整個禮拜的工作情緒,
身體的疲勞度也趁機竄升到一週之內的高點,但只要是有人約,
再累,也要陪你喝一杯,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喔,
我真的越來越社會化了,little by little.

30 November 2010

little by little



住在18樓的人總會覺得每天爬18層樓梯好累,
希望可以少爬一點,就算少三層也好,羨慕樓下15樓的人,
住在15樓的人也都會覺得每天爬15層樓好累,
希望可以少爬一點,就算五層也好,羨慕樓下10樓的人,
住在10 樓的人應該也會覺得每天爬10層好累,
希望可以少爬一點,內心期望有電梯最好,
瞧不起其他高樓層的人,認為他們是因為沒能力所以只能住樓上,

但其實,地獄裡不管是18層15層還是10層,都還是地獄,沒有天堂。
住在地獄裡,比較來比較去是沒有意義的呦,揪咪。



socialization, little by little.

28 November 2010

橄欖



是的,上禮拜開始,開始嘗試著為了存摺上的數字奮鬥,

過著真正社會人士的生活,也發現原來日劇中那種下班後,
去某家小店喝一杯或者是吃些東西再回家的生活,
真的只會出現在日劇中,而現實生活中的下班後行程,
其實就只是攤在沙發上一邊看南北韓戰爭的新聞一邊當單細胞生物,
原來上班族們一直過著這種令人佩服的生活,
之前都小看他們了,真是抱歉呀。

擺這張圖的原因是...
我現在突然好想要吃西班牙的橄欖喔,
當時因為沒人要吃,我幾乎一個人把整趟旅程中碰到的所有橄欖吃完,
意外養成了嘴巴中享受橄欖的味蕾,好想吃喔好想吃喔好想吃喔。

21 November 2010

五斗米


Start from zero, and start from tomorrow.

BTW
the movie "the social network" is fantastic!
  
"You're not an asshole, Mark. You're just trying so hard to be."

maybe I'll become an asshole as well someday somehow,
definitely maybe...

17 November 2010

妥協



找工作其實只是一個妥協的過程,

當你終於不得不向這社會妥協了,向自己妥協了,
那麼很快的就會終結失業人生,順理成章開始怨歎人生。

15 November 2010

guan xi


“這年頭guan xi也是很重要的“

昨天看到這句,撲哧笑了出來,A大師除了是人生道路上的先行者外,
也是幽默大師呀。

14 November 2010

pursue



人生阿,
總是在追求著比垂手可得更高一個level的東西呀。

13 November 2010

突然想到



前幾個禮拜友人打電話給我,

問我最近有沒有想要買的東西,要當作他送禮物的參考,
會這樣問,他心裡盤算的,當然不是要送我的禮物,
而問題的當下,我竟然發現我還真回答不出來,
只能回答...我現在最想要的,是一份好工作...
然後得到一句"真是受不了你"口氣的

"是喔..."

最近的生活十分無精打采,
讓我發現其實我最想要的,其實跟本不是一份好工作,
而是一份,不用努力,就可以有高額報酬且崇高社會地位的人生position,
可惜這個目標目前求不出正常解,而且有極大的可能在有生之年都是無解,
書上堆滿了經濟會計的書,但一點都不想看,
坐在書桌前總是在想,這跟一年前的我有什麼差別呢,
怎麼又走回回頭路了呀真是糟糕的人生,
但若要說這一年對人生到底有沒有幫助,
我想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幫助非常大,
最虛偽卻最現實的一面,就拿我最近一直靠北找不到工作這件事來說,
至少以前同家金控公司只有保險部門來找我面試,
一年後,變成拿到企金部門的入場券,
但,

what else ?
 

呼,最後,
若要說我最近想要的東西,或許是帥氣公事包吧,
結果還是跟工作有關,揪咪。

9 November 2010

once bitten, twice shy


once bitten, twice shy.

And where's my third chance?

KuKu.

This might be my song of October,
Can't wait for my shipments,  eager for watching Once once or twice kerker.

29 October 2010

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這種東西,

讓我發現我其實本質上跟那種看灑狗血八點檔入戲太深的歐巴桑沒什麼差別,
明知道那是假的但是走在路上看到反派角色還是會忍不住吐口水,
雖然整個過程沒有失控,但回家的路上還是有點低落,
 
太嫩了啊你草莓族酋長周令杰。

26 October 2010

IELTS考試心得




這是去英國前寫的,轉眼間現在已經回台灣了哈,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準備方法,po出來讓大家參考看看摟。

-------
正文開始


很老梗的先提分數,

第一次 台北BC 4/18 L5.5 R7  W6 S5  Overall 5.5
第二次 台北BC 5/30 L6.5 R7.5 W6 S5.5 Overall 6.5

其實PTT IELTS板跟AdvEduUK板都有很多很棒的心得文,而且大多是七分起跳,
考試前我幾乎每篇都看過了,而且確實得到很多幫助,
但念書這種東西,同樣一種念書方法或許可以讓一個人考100分,
可同時也存在著讓人喪失原有水準的可能性,
像是那種整天坐在書桌前猛K的方法,我相信真的有用但對我來說就是不適合,
所以雖然分數不高但還是分享一下考試準備心得,
或許有人的情況跟我是差不多的,那麼或許可以加減參考一下


背景介紹,
私立大學會計系畢,四年其間除了一些必修的英文課,幾乎很少用到英文,
大學聯考英文7X,而高中幾乎每年的英文成績都在60左右,還補考了幾次,
另外高中畢業那年暑假有考過TOFEL CBT,
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考完大學聯考英文變很強就去考了,只有500分,
報名費就這樣白白浪費,
這次準備IELTS,一方面受到一個朋友的激勵,
“如果IELTS都無法通過學校要求的標準,那麼也不用想要去拿碩士了“
一方面覺得如果補習的錢全部拿去shopping那是多美好的事阿,
所以就決定自己念不去補習了,
三月初開始準備,4/18、5/30各考了一次。


使用書籍:

強力推薦Cambridge的那套書,內容我個人認為跟實際IELTS考試差不多,
ㄧ本裡有四份考題,目前好像已經出了7本,我考的時候是只有1~6,
4*6這樣等於有24次的自我模擬考的機會,
但七本書買下來也是個很可觀的數字,偏離了我原本想把錢省下來的目標,
當然也有些迷樣的方法就不用多說了,我這邊要推薦的是台北市立圖書館的3F,
那邊有個專區全部放留學考試的書,整理的滿好的也很完整,
Cambridge也是整套都有,有些還有兩本不怕搶輸別人沒書可看,
雖然有點遺憾無法外借,但我準備期間白天幾乎都窩在那邊,
而回家之後就完全不想碰書了,所以實際上影響不大,
託那邊的福,市面上的書我幾乎每一本都看過了,
有些書內容太深奧,我懷疑是補習班老師為了打擊一般人的自信心所出,
有些書內容連我都覺得太淺,那種把toilet當作生字的書,
勸那些以考到研究所入學資格為目標的考生,趕快丟掉不要浪費時間了。

準備方法:

Listening:

這部份原本以為很好拿分,至少跟其他說讀寫考題比較起來,listening考試中,答案都透過擴音器直接講給你聽了,拿到高分恐怕也只是剛好而已,

但真正開始了解IELTS考題後才發現,其實不然!

對於一個已經很久沒有接觸英文的人來說,listening跟speaking是我最難跨越的兩大障礙,
我自己的方法是這樣,當時每天早上起來,就聽一回cambridge的考題,然後自我檢討,錯的題目先不要把答案寫上去,再聽一次,試著在第二次做答的時候能夠把答案寫出來,然後書裡都有附上transcript,有空的時候會跟著念一次,加強一下語感,另外常常會遇到數字連發的狀況,這種送分題千萬不要放過,還有一些猜答案的技巧多多少少有點用,但網路上都有教,就不多說了。

其他網路上推荐的準備方法,
北語黑眼睛我在書店還有圖書館都找不到所以就無法提供經驗,BBC有試著聽過,但我聽的是live的廣播節目,以我的破爛英文實在是有理解上的困難,不過後來考完才發現BBC有個也有transcript的節目,應該還滿有幫助的,另外也推薦這個網站,裡面有一些名人的演講,重點當然也有附上transcript,聽些講稿精心設計過的演說,對於speaking&writing也有一點點點點點幫助。

最重要也最想分享的是--正式考試時,千萬絕對務必不要晃神,不要想東想西,試著絕對專心於擴音器出來的聲音,因為listening是有順序的,晃神錯過一題以後,後面整個大題大概也一起毀掉了,另外考完一個section後會有時間讓你檢查,這當然不要輕易浪費掉,馬上翻到下一個section先看題目,加上原本就會給的30秒看題目時間,這樣幾乎可以避免時間不夠來不及掃完所有的題目,檢查就留到最後10分鐘讓你謄答案的那段時間吧,雖然會有風險已經忘記題目在講啥,但listening考試假使在答案已經念出來,當下還無法確定正確答案的話,再去作答其實跟猜答案已經沒有兩樣了,尤其選擇題的題型通常每個選項都會被提到,幾乎沒辦法用”這個選項我有聽到那麼選他吧”這種方式來作答。

Reading

Practice makes perfect!

Reading我覺得最有用的方式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此外還有個重點就是時間的掌握,最好用手機計時,告訴自己一定要在15分鐘內做完一個section的題目,當然一開始完全無法在時間內看完,因為要閱讀的量實在是太多了,像我這種之前比較少接觸英文的人,一開始真的有點吃不消,但轉念想想,跟writing還有speaking比起來,這至少還是看得到的敵人,有個實質的目標在你眼前等你征服,要擊碎這座高牆還是要選擇還沒出國就被擊倒,答案應該很清楚。考第一次時cam 1~6我做了兩次,因為程度沒有很好,寫完查生字花了我很多的時間,但我覺得這個步驟不能省,因為單字的重複率其實還滿高的,而且假使是採取”寫一次對答案就好了”的策略,那麼就算自己改出來都是7+也沒什麼意義。把查好的字整理成一本notebook,有空就拿出來看,我沒有強背單字,看久了真的就記起來了,實在是滿後悔買了本單字書,幾乎沒用到。後來考第二次,因為不想做莫名其妙老師出的模擬試題,又把cam做了兩次,這次真的做到題目都快背起來了,另外做題目當然有一些技巧,找出題目裡的key word馬上回文章中快速掃描等等,網路上都找的到那些所謂的祕訣,但其實簡單來說,多做題目,自己真的去體會,我認為是比較實際且實用的方法。

Writing and Speaking

這兩個我分數不高,就比較沒什麼好分享了。
writing我在網路上找了一些範本,然後一樣去市圖找了一些writing的書,裡面都有範文,還有cambridge那套也有writing的答案,看個5~10篇左右然後劃線把關鍵字關鍵句抓出來,這樣自己的模版就創造出來了,然後part-1的部份一些同義詞背一背,考前兩個禮拜每天都要練習寫,最好找到人幫忙改,這些都做到,大概就可以到6。
speaking對於像我一樣沒有補習的人來說,是比較難練習到的部份,除了自言自語外,我也幾乎沒機會準備英文口說,所以出來成績都不怎麼樣。市圖裡也有一些口說的書,裡面有教一些問題應對的答案,我覺得用處不大,且我記得我當初看了很多本,結果考出來口說的考題一題都沒命中,我認為比較好的準備方法,應該是隨時把說的話、心裡想的事,轉成英文,多多少少有點幫助。

Being true to yourself

This is one of my favorite advertisement,

19 October 2010

Nervous



Chance is coming, spotlights are ready, how about you?
Are you ready for everything ?




Look, if you had one shot, or one opportunity
To seiz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in one moment
Would you capture it? Or just let it slip?

17 October 2010

你的背包


好喜歡這個MV,
換季後的游泳池,跟暑假第一天的學校一樣讓人失落,
大學時最後一科期末考是大一沒修到的歷史課,同班的同學幾乎都是大一的青春肉體,
本以為考完以後心裡會有著總算從學生身份解脫的快感,
沒想到最後卻是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心態比較多一點。

剛再整理照片,發現我的大桃紅真的陪我走過好多地方,
載滿了紀念品和患難,還有摩擦留下來的圖案,
也該拿去洗了,揪咪。


these days in Taipei




To be honest, I'm a little bit disappointed for the situation I've faced recently.


After one year study-holiday in the UK wonderland, my wonderfully beautiful life seems terminated, okay at least in short term for the bright future's sake. There's nothing but boring can describe my past few days, sitting at desk, trying to memorize some stupid articles for a stupid license which can prove my god damn financial knowledge is good enough even though I've already spent one year to get my msc degree in finance, it still seems perfectly enough. Oops, I forget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 waiting a phone call which might never come, that's it, day after day.


Yes, I'm still fighting with the bloody job hunting war, and after 3 weeks waiting, I finally figure out that I'm not Tom Cruise or Stallone, in some aspect, might be Matt Damon, of course not in Jason Bourne series but Saving Private Ryan, the only thing I can do is sitting in a trench and waiting for my Tom Hank. Although, I don't feel any pressure from my family or my friends, but, Adam Smith might be right, there's invisible hand in the market, and not only push NT dollar appreciation but also bring invisible pressure to me. BTW, Eason Chen is going to have a concert in Taipei a couple month later, and he's absolutely on the top position of my live concert list, however, even then, I don't dare think about it. KuKu. 


Okay, I think I've had enough complain, looking at bright side of life, I know the surface of social reality, anyhow, knowing I'm still lacking some special speciality. And last but not least, Jeff, no matter how life come off badly, you should always grateful for it in anyway.


21 August 2010

YesterdayInNowhere

                                                                                                 在蘇格蘭有點暈車隨手往車後拍的風景,走過的路就算很暈回頭再去看還是很美。

淺移默化本身就是件恐怖的事情,習慣一件事情久了以後,
不知不覺就融入到你的生活當中,成為你自己個體的一部份,
最近室友們都結束了階段性任務,回家往人生的下一目標前進,
本來還會偷偷抱怨要搶廚房爐子,但現在沒有門外走來走去的腳步聲實在讓我覺得好孤單,
人就是這樣失去了才會懂得珍惜真是不可愛呀。

一年前的八月二十二號,自己搭了飛機到了這航程18小時的地方,
學習更高深的知識,學習存在這地球另一表面上的文化,學習自己一個人的生活,
獲得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想當初還立下雄心壯志要好好寫下有關這裡的一切,
但沒想到這裡的生活精彩到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好好紀錄,
只能更用心的感受,想辦法走過更多的地方,才會不愧對這距離家一百多萬的距離,
剩下最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周令杰你最好快點把論文搞定,
西班牙還在遠方含情脈脈的等你呢,揪咪。

30 March 2010

Daylight Saving in London

                                                                                                                                      money money money...

夏日節約時間實施的這天,走在時代 前緣的電腦以及手機,到了半夜一點,就像個不容許錯誤的模範生,馬上自動的調整好新的時間,分秒不差,這實在是很無情呀!相較起來,手錶就顯露出它真實偉大的樸實無華,指針默默紀錄著滄海桑田,不去動它它依舊是這樣走下去,直到meeting遲到的那天,明明是睡過頭的你於是有了新的理由。當初剛來的時候,剛好有遇到所謂的fall back(秋天調慢一小時),對於當天多出了那麼一點時間,其實默默感到開心,time is money,貪小便宜的心態總覺得好像賺到一般,但出來跑遲早要還,昨天再度面臨調整時間,spring ahead(春天調快一小時),少了一小時心中 的賭爛也是滿滿的快溢出來,一天23小時總是覺得過的不完整,但你就是無能為力只能老實承擔這一切,不過失去的這一個小時呀,讓我睡到下午一點。

22 March 2010

Leicester Square in London

                                                                                                   I can't fly. But I can kick your ass.

上禮拜電影Remember me在Leicester Square舉辦首映,英國演員Robert Pattinson帥氣現身,造成現場迷妹們集體陷入瘋狂的氛圍,每個人都想成為吸血鬼的俘虜或者是張秋變身為西追的女友,而這禮拜接力登場的是....快禿頭的熟男Nicolas Cage大叔以及他的新作品Kick Ass以" get ready to kick ass! "為slogan在這邊舉行首映,這落差也太大了吧,雖然我也曾覺得凱吉哥帥翻天,但也是The Rock時代的事了呀,如果真的走在路上遇到他,還真想問為什麼最近幾年拍戲都不挑片了呀?


Leicester Square位於London精華地段,依照華人的角度來說,就在China Town旁邊,但依照英國本地人的看法,China Town才是在Leicester Square旁邊啊啊啊。這區可說是倫敦的電影區,目前倫敦地區最大的電影院就開在這邊,就像Hollywood的中國戲院,倫敦地區電影首映常常會在這區舉辦,除了首映外還有手印,雙關語總是玩不膩,廣場附近的地上鑲著許多明星的老梗手印。順道一提,倫敦看電影是不用對號入座的,採取先到先贏制,所以只要有心,幾乎不會有坐在前三排看到脖子都斷掉這種困擾,阿凡達正中間的位置也是輕鬆入手,不過開演前的廣告和信義威秀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半個鐘頭左右吧,不過對我來說,英國廣告都滿新鮮有趣的,所以比較沒有煎熬的感覺。

廣場中間是個小公園,裡面有座噴泉然後放著一尊Shapespeare大師的雕像在中間,用悠閒的眼神看著廣場附近熙來攘往的看戲人潮,如果是想到倫敦看歌劇這裡更是非來不可,不是要來尋求莎翁的保佑,而是所謂的半價亭,TKTS ( Official London Half-Price Theatre Ticket Booth )就在這邊,而路邊也有很多賣票的小店,雖然網路上有種說法是這些店會收取額外的booking fee,不過貨比三家不吃虧,還是可以去問問看,畢竟要不要掏錢也是看自己是吧。另外,這裡也是夜店集散地,每到週末,實在很不想用"越夜越美麗"這種老派的形容詞但這裡的確就是這樣,講到這邊,你們內心中的小野獸是否已經蠢蠢欲動了呢,科科。聖誕節時期,廣場還會有流動的樂園,如圖或者是像大怒神之類的遊樂器材會搬到這邊,還有路邊的投籃遊戲,欺負英國人不打籃球,規則是投進兩球就送跟人一樣大的玩偶,所以投籃機高手可以試著轉戰倫敦,殺爆這裡的攤販,幫我報仇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哭哭。








9 March 2010

Beers in London

 

創立於澳洲墨爾本的啤酒品牌FOSTER'S,在2008年推出的這款啤酒"Foster's In-Can Scuba",目前全世界似乎只有英國買的到,頗有向小時後的夏日回憶--彈珠汽水致敬的味道,在啤酒中放入一顆叫"SCUBA"的小彈珠,目的在於破壞啤酒中的大氣泡,確保打開時喝的啤酒是處於充滿小氣泡順口的狀態,號稱smoothest way to enjoy a cold beer,個人認為非常的假掰。




另外順道一提,倫敦的啤酒館有許多名稱,最基本的只提供酒的BAR、還有附餐點的PUB外,還有如INN、Tavern等名稱,不過啤酒館通常都會有很相似的外觀,一時找不到圖片,但要在倫敦找不到pub大概跟在台北找不到便利商店一樣困難。酒種的話更是包羅萬象,一般台灣稱作啤酒"Beer"的酒類像是Carlsberg、Stella Artois、Foster、海尼根等叫做LAGER,氣泡多口味較輕爽,另外有種叫做"Ale"或"Bitter"的,算是比較傳統的英式啤酒,口味較重通常帶有特殊的香氣,酒精濃度較高,算是台灣比較少見到的。酒吧裡點酒時,通常只是坐在位子上的話是沒有人會來理你的,要自己到吧台點酒,而在倫敦大概只有在吧台才看不到整齊的queue,不過櫃台小妞或帥哥們都具備了一種很特殊的能力,能夠分辨一群人當中的先來後到,所以你要用誠懇的眼神看著bartender,在你們對到眼的瞬間,你就開始排這個隱形的隊了,沒多久bartender就會過來問你你要喝啥;另外大杯叫做"Pint",小杯就是"half pint",但我試過說large/small他們也是聽的懂。

剛剛好奇google一下,倫敦目前大約有7000家左右的pub,pub文化早就在倫敦甚至整個英國根深蒂固,通常尖峰時刻,隨便一家酒吧裡都是人滿為患,就像第一次到台北車站看到大排長龍的飲料店排隊人潮,還以為有在打折,跟著排隊以後才發現只是一群準備去補習的人很想喝珍珠奶茶而已,在倫敦的酒吧裡也是這種情況,永遠充滿了想喝一杯,或者已經喝了很多杯的人們啊。








7 March 2010

SUPREMEinLONDON


發跡於New York且在世界上有廣大粉絲的街頭滑板品牌SUPREME,10' S/S新品今日在倫敦上架,之前知道確定的日期後,就很想去當湊熱鬧的鄉民,雖然不太走這種style,不過還是想看看可不可以順便買個BOX LOGO Tee圓一下兒時的夢,但由於昨天參加的生日Party實在是太有趣卻也太累的情況下,還有今天家附近的車站close的關係,大概12點左右才到店裡;SUPREME在倫敦共有兩個銷售點,鼎鼎大名的Dover Street Market的B1,另外就是在SOHO區APE旁的The Hideout,Dover Street Market顧名思義,位於Dover Street上,最近的地鐵站是Green Park,出站後還遇到帥氣白人搭訕,問我DSM怎麼走,就順道帶他一起去了。出站後往RITZ方向走,遇到第一家COFFEE NERD後左轉,這條路就是Dover Street,往裡面走2分鐘就會再右手邊看到。結果付出好心後的好報似乎沒來的那麼快,明明11:30才開門,我只晚了半小時到,想要的東西架上就已經沒了,心灰意冷之際,旁邊跟我一樣似乎撲了空的滑板哥,不死心的問店員,結果正妹店員真的就從倉庫變兩件出來給他,看到這種情況,偷笑的不只是滑板哥,我在旁邊也暗自開心,科科,原來後面還有呀!!!於是如法泡製,找了同個店員請她再幫我找,結果答案是...最後的Size:M已經在前一秒被帥氣滑板哥帶走了,這種感覺...真的很差啊啊啊啊啊!!!!!心灰意冷之下,只好買了筆記本跟鑰匙圈當作紀念品。


Notebook的外皮跟一直很想買的Moleskine手帳材質差不多,內頁是傳統的lined sheets,還有一個裝memo的小夾層,依照小弟幾個月的誠品文具館工作經驗來推薦的話,如果有隨身記錄東西的習慣,Moleskine還有這款都是不錯的選擇。鑰匙圈就真的就是紀念品般買紀念到此一遊的東西了,其實這季的配件最讓人眼睛一亮的,非SUPREME雙節棍莫屬,結帳時,一個帶剛學會走路小女兒一起來的爸爸就買了兩隻雙節棍,想必是狂熱支持者,但我實在想不到我又不是甄子丹,買了雙節棍後回家到底可以幹嘛,就折衷買了也是已經有很多的鑰匙圈,期待著未來因為錢太多而買了一堆房子然後有一堆鑰匙必須整理的那一天。



後來實在覺得不甘心,就繞到hideout看看,用台灣的說法來形容The Hideout這家店的話,就是一家潮流店鋪,裡面有滿多街頭品牌像是Stussy、Neighborhood、Original Fake等品牌,位於之前提到的carnary street附近,不過這些東西一般不太建議到倫敦買,至少我個人認為相較於台灣的管道並沒有比較便宜。而店裡一樣架上空空如也,但有了剛剛的教訓,就問了店員想說碰一下運氣,結果還真的有,雖然定價貴了5鎊,不過最後總是達成了心中的小小心願。在倫敦半年來,其實比較少看到走這種偏街頭style的人,直到今天才發現,原來還是有很多支持者,排隊結賬時觀察queue裡的人,高頭大馬的黑人,因為買到想要的東西而露出小朋友收到聖誕禮物的表情,這種感覺真的是很微妙。





3 March 2010

CarnabyStreet in London

                                                                                                       Carnaby Street聖誕節時的裝飾

一般人或許常從電影裡看到紐約SOHO區的各種故事,但其實在London也有一個SOHO區,而且歷史比紐約的SOHO區還要悠久,大約在十六世紀左右,當時的倫敦這一區,是獵人打獵的地方,當時獵人界之間的時尚流行語,就是在打獵的時候無意義的大喊“SOHO~“,頗有裝可愛的感覺,但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這區就開始稱為soho fields了。

Carnaby Street是Soho區的精華,孕育出了Mod Fashion,所謂的Mods,依我個人稍微偏頗的看法,MODS之於英國,就像是台灣之於台客的感覺,一群和父母有代溝的叛逆青年,聚集在一起,留著當時流行的法式髮型,穿著最夯的義大利西裝,騎著不會弄髒衣服的Scooter,藉由這樣一種方式,來表現自己,Scooter Boy們還比賽誰把車改的最帥氣,而騎車時為了要保護身上的義大利西裝,就穿上M-65大衣,避免路上的髒空氣還有污漬。在路上閒晃時,就四處尋找敵對的Rocker,準備好好的跟他們幹一架!是不是跟台灣的台客飆車族在某種程度上,還滿相像的呢?而當時Carnaby Street上的boutiques商店,就是MODS小子們最愛去shopping的地方了!

在60年代風靡全球的"Swinging London"風潮,也是以這裡為基地,順道一提,木村Kaela也有首歌就叫做Swinging London!發明迷你裙的Mary Quant,Mods領導品牌Merc、Ben Sherman,也都是從Carnaby Street發跡,附近的傳奇CLUB - Marquee Club,更是當時The Beatles、The Who、Rolling Stones、Jimi Hendrix、The Jam、Joy Division,等人表演的場地,音樂、時裝、年輕人、創意、活力,這些東西堆疊在一起,就這樣形成了造就了這影響整個世界青少年的次文化,可以說是不知道是MOD造就了Carnaby Street還是Carnaby Street造就了MOD文化!再順便提一下,The Dark Knight裡Heath Ledger哥飾演的Jorker,身上的服裝也是以Carnaby Street Mod fashion為發想!

來倫敦前,我因為剛好職業是無業遊民的關係,去誠品看了幾乎當時架上所有英國還有倫敦的旅遊書,很多書沒有介紹到Carnaby Street,其實還滿可惜的,因為就在熱門逛街景點Oxford Circus還有Regent Street旁邊而已,附近還有Liberty百貨跟APE的倫敦店,就算不買東西也都很值得進去逛逛,有計劃來倫敦玩的人,記得順道來Carnaby Street看看吧。











                                                                                                       

無病呻吟

                                                                                                                                  Fly away.

"今天你要是不幹掉他們,明天你就會被他們幹掉!"

我一直抱持著這種心態在念financial derivatives,結果最後還是被它幹掉了,
這種感覺,跟大學考完中會時的心態如出一轍,有種回到過去的感覺,好想講髒話啊。
而雖然比前一篇的郭采潔還想睡,但考完的當下,還是硬要到外面走走,
打算花大錢來填補內心那塊被衍生性金融商品幹走的缺口,
結果除了文興酒家的燒鴨飯以外,什麼都沒買,科科,好慘,好想罵髒話啊。
最近的生活實在是缺乏一個動力到了極點,懶散哥似乎又找上門了,
我需要新的刺激啊啊啊啊啊!!!



污~~~~~嗚嗚嗚污污~
All I want to do is ROCK!


23 February 2010

打著哈欠的自我喊話

 
                                                                                                               結果打完球後,睡了一下午

為什麼總是只有在看電影、上PTT還有facebook的時候才會是清醒的呢? 

打球早就進入老人球模式,在外圍跑來跑去,以有流到汗為目標的籃球,卻還是讓我全身酸痛,而且我發現最近啤酒也是越喝越多了,指日可待的是啤酒肚的新生,不知不覺,我已經逐步邁向成熟男人的境界了呢,科科。而最近頭腦也是感覺非常的貧瘠,不是說有禿頭的徵兆,而是感覺很久沒有新資訊的流入,好討厭一問三不知的感覺,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這樣下去,好像慢慢變成以前青春時代瞧不起的那種大人了呀,

幹,好弱啊,可以不要嘛。

22 February 2010

to do list

 
                                                                                                在Cambridge公園裡思考著to do list的情侶

以下是Reading Week的目標:

1. 快點看完buzzerbeat,面對北川景子的誘惑,依然堅定自己應該要念書的信念。
2. 把financial derivatives念到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3. 如果可以的話,只要吃一餐泡麵就好了。
4. 運動後的隔天,全身酸痛卻依舊沒有賴床的一早就寄居在圖書館裡。
5. 做夢的時候不小心夢到考試的題目,並且起床後還是記得一清二楚。 
6. 走在路上撿到5000鎊。
7. 拿著撿到的5000鎊到bond street用大爺的心態好好的揮霍。






19 February 2010

buzzerbeat in London


對於福爾摩斯這部電影,我想說的是,從大笨鐘走路走到塔橋其實不如電影裡般近在咫尺,不過沿途的景像或許比電影還要精彩的多。

過年期間過著可算是糜爛的生活,而下週Reading Week結束後緊接著的是第一科的MidTerm exam,cool,偏偏在這個緊要關頭,北川景子不識相的走入我的生活當中,今天連看了3集的BuzzerBeat,這種迷妹般的行為,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話說回來,片頭的啦啦隊實在是很正啊!為了讓reading week可以名符其實的成為reading book week,這幾天看來是該好好趕一下進度,好險日劇不會像娘家之類的台劇有著看不到盡頭的無止境劇情,否則周媽媽對於這樣整天看著日劇的我,應該會很想在我頭上狠狠地灌一拳buzzerbeater呢。

17 February 2010

我決定不要把標題侷限於一個小框框

                                                               這是過年的ChinaTown,而梁山好漢是倫敦知名台式料理,我沒吃過 哭哭

班上有個韓國同學,當我們閒聊聊到喜歡的音樂時,滿懷熱血的對我說"Radiohead is the reason why I'm here!",上學期reading week後,上課時他突然把他的laptop放到我面前,讓我看他跟一個老外的合照,想說又不是正妹有啥好show off的,但仔細一看,靠邀,是radiohead的bass手和他的合照,據說是走在路上剛好遇到,硬把他抓來照相,我說,你可以開心的回韓國了,他對我露出一個不難解讀的微笑,然後又回頭繼續認真於計算白板上有關CAPM的無聊題目。

今天又去了HMV認真猶豫了5分鐘,關於要不要買iTunes裡已經有的音樂這個問題,最後還是默默的把Invisible Band放到最前面之後離開,雖然昨天的BRITs Award被Oasis拿走BRITs Album of 30 Years,但The Man Who依舊是心中的經典,Travis啊,什麼時候要開演唱會啊!有人說,沒有英國這樣惡劣的天氣,是無法創作出Brit-pop這種音樂的,雖然未免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假掰感,但天氣陰陰的時候聽著像是sing或者是She's So Strange這樣的音樂,

總覺得天空更灰了一點呢。



去ChinaTown吃了Misato,導致於我飽到現在,
老實說,現在對於台灣美食已經沒有那麼懷念了,
說不定是因為早就忘了某些食物迷人的滋味吧,
所以說,時間是很可怕的一個存在,
日子久了,人都是會變的,變好或變壞,
that's the question,呼,
希望在這新的一年,我們都可以變成更好的人。








Travis - Sing

 

16 February 2010

ChineseNewYear in London

                                                                                                                                           這是QM的年夜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能是因為其實也感覺不太到那種新年應該有的氣味,新舊交替的氣息,
紅包的廉價香水味,蜜餞糖果滿桌的氣勢,還有老媽年夜飯的滋味,
頂多為了無法爽快的打麻將而稍微感到惆悵,說是“倍思親“其實倒也只是還好,
總之,又這樣過了一年,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ChinaTown據說洋溢著新年的氛圍,明天去看看好了。

13 February 2010

EasonChan in London


在台北陰錯陽差錯過了的演唱會,沒想到現在在倫敦有機會讓我了卻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