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澳洲墨爾本的啤酒品牌FOSTER'S,在2008年推出的這款啤酒"Foster's In-Can Scuba",目前全世界似乎只有英國買的到,頗有向小時後的夏日回憶--彈珠汽水致敬的味道,在啤酒中放入一顆叫"SCUBA"的小彈珠,目的在於破壞啤酒中的大氣泡,確保打開時喝的啤酒是處於充滿小氣泡順口的狀態,號稱smoothest way to enjoy a cold beer,個人認為非常的假掰。
另外順道一提,倫敦的啤酒館有許多名稱,最基本的只提供酒的BAR、還有附餐點的PUB外,還有如INN、Tavern等名稱,不過啤酒館通常都會有很相似的外觀,一時找不到圖片,但要在倫敦找不到pub大概跟在台北找不到便利商店一樣困難。酒種的話更是包羅萬象,一般台灣稱作啤酒"Beer"的酒類像是Carlsberg、Stella Artois、Foster、海尼根等叫做LAGER,氣泡多口味較輕爽,另外有種叫做"Ale"或"Bitter"的,算是比較傳統的英式啤酒,口味較重通常帶有特殊的香氣,酒精濃度較高,算是台灣比較少見到的。酒吧裡點酒時,通常只是坐在位子上的話是沒有人會來理你的,要自己到吧台點酒,而在倫敦大概只有在吧台才看不到整齊的queue,不過櫃台小妞或帥哥們都具備了一種很特殊的能力,能夠分辨一群人當中的先來後到,所以你要用誠懇的眼神看著bartender,在你們對到眼的瞬間,你就開始排這個隱形的隊了,沒多久bartender就會過來問你你要喝啥;另外大杯叫做"Pint",小杯就是"half pint",但我試過說large/small他們也是聽的懂。
剛剛好奇google一下,倫敦目前大約有7000家左右的pub,pub文化早就在倫敦甚至整個英國根深蒂固,通常尖峰時刻,隨便一家酒吧裡都是人滿為患,就像第一次到台北車站看到大排長龍的飲料店排隊人潮,還以為有在打折,跟著排隊以後才發現只是一群準備去補習的人很想喝珍珠奶茶而已,在倫敦的酒吧裡也是這種情況,永遠充滿了想喝一杯,或者已經喝了很多杯的人們啊。
剛剛好奇google一下,倫敦目前大約有7000家左右的pub,pub文化早就在倫敦甚至整個英國根深蒂固,通常尖峰時刻,隨便一家酒吧裡都是人滿為患,就像第一次到台北車站看到大排長龍的飲料店排隊人潮,還以為有在打折,跟著排隊以後才發現只是一群準備去補習的人很想喝珍珠奶茶而已,在倫敦的酒吧裡也是這種情況,永遠充滿了想喝一杯,或者已經喝了很多杯的人們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